欢迎来到 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 · 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24小时咨询热线

高温警报:中暑高发人群、症状与科学应对全指南

时间:2025-07-23 来源: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随着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到来,中署的患者也多了起来。据统计中暑全球平均发病率17.6-26.5/10万,如我国南方地区、西南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湿度较大中暑发病率较高。我国中暑平均病死率高达10%-15%,其中重症中暑的病死率高达40%以上,其中热射病是中暑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可达20%-70%。

那些人群容易中暑呢?

1. 高温环境作业者:军人、运动员、户外劳动者,他们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产热增加且散热困难,容易中暑。

2. 特殊生理状态人群:婴幼儿和65岁以上老人,身体机能下降,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孕妇在孕期身体负担加重,体温调节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3. 慢性疾病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身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中暑的风险会增加。

4. 其他人群:肥胖由于脂肪层厚散热困难;系统性硬化病、广泛瘢痕或先天性无汗症患者,汗腺功能障碍,散热能力下降;饮酒或服用影响机体散热、减少出汗的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抗胆碱药物等)的人群,也容易中暑。

中暑了有哪些表现,怎么去应对呢?

参照《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或生活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稍升高(37.5℃以下)。发生先兆中暑应当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安静处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加重外,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和潮红,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大汗淋漓、皮肤灼热或湿冷、脉搏细数、心率加快,体温多升高至38.5℃以上。当有轻症中暑时建议及时就诊,静脉补充葡萄糖盐水,体温升高时的可进行物理降温,可用酒精擦拭全身皮肤,或将冰袋放两侧颈部、两侧腋窝、两侧腹股沟区,此区域有大血管通过,位置表浅,有利于降温后的血液流入内脏。

重症中暑:除具有轻症中暑的症状外,常伴有晕厥、昏迷、痉挛、高热,并且1天内不能恢复。临床上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多见于青壮年大多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主要累及骨骼肌,最多见于双下肢腓肠肌,亦可波及腹直肌、肠道平滑肌,可以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热衰竭在重症中暑中最多见,常发生于老人儿童及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及环境者。当发生热痉挛和热衰竭时应当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或静卧,口服凉盐水或清凉含盐饮料,如有循环衰竭应当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水和电解质。体温身高者可给予物理降温。一般数小时内可恢复。热射病的死亡率高,应当进行紧急抢救,应当采取各种降温措施。

怎么预防中暑呢?

1、炎热天气外出要有遮阳帽或伞,穿宽松浅色服饰;合理安排睡和饮食;在高温环境中停留是应当饮用含钾、镁、钙的饮料,每日适当增加食盐的摄入。

2、改善年老体热者、慢病患者、产褥期妇女的居住环境,居室要有良好通风、降温、隔热条件。

3、暑热季节要改善劳动及工作条件,对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明细的消化、内分泌、肾病患者不应从事高温工作。

急诊科简介

640.png

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成立于2012年,是一支拥有工作经验丰富的急诊、急救团队,全科室共有医护人员15人。科室设备先进,设施完善,设有抢救室、洗胃室、留观室、注射室、输液室,配有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电动洗胃机等先进诊疗设备,建立了多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救治预案,能熟练开展了心肺脑复苏、体外除颤,呼吸循环支持、创伤、中毒等多项急诊急救业务,负责周边区域“120”急救工作。

急救电话:120或0827-222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