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报告你知多少?
时间:2025-06-25 来源: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经常被前来我科做检查的患者问到:医生,这报告上哪项是血脂?这些都是血脂吗?血脂就是指胆固醇吗?我头晕就是血脂高了吗?我是不是不能吃肉了?作为一名检验科医生,面对患者太多类似问题,今天就带大家来认清血脂,看懂血脂报告。
血脂是人体血液里面脂类的总称,人体脂类从食物摄入和肝脏合成而来,都要通过血液运送,因此血脂虽然只占了体内脂类很小一部分,但能反应出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
血脂,它并非单一物质,而是一个“团队”。主要有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肪酸、磷脂等。而这些脂类都不溶于水,在体内不能单独“行动”,必须依赖身体里的一类蛋白质的运载才能在体内“畅行”。这一类蛋白质就是载脂蛋白,如常见的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脂类+载脂蛋白=脂蛋白,根据组成和功能的不同又分为很多种脂蛋白,常见的有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我们报告单上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实质上是血液里各种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总和。
胆固醇是构建细胞膜、合成激素的“原材料”,参与多种人体必需物质的合成。太高主要威胁血管健康;甘油三酯,为身体提供能量的“燃料库”。太高主要容易诱发胰腺炎;高密度脂蛋白,将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转化为胆汁酸,随胆汁排出体外。它能帮助代谢掉组织血管壁多余的胆固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低密度脂蛋白,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用于身体各组织使用。过量容易沉积于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它俩不是血脂,是运输血脂的蛋白质,能间接反应血脂高低,不是判断血脂的主要指标。
血脂通过从食物摄取,到肝脏加工为我们身体所需,多余的储存起来供不时之需,利用完的废物排出体外。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而精密的系统,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当身体出现异常,平衡被打乱,就导致了血脂代谢紊乱。血脂代谢紊乱就像隐形杀手处处威胁我们的血管、胰腺、肝脏等等,最终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胰腺炎、脂肪肝。血脂又是我们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也是我们人体必须的物质。没有它们身体就没有能量,内分泌会紊乱,细胞会衰老,所以我们也不必谈脂色变,要科学的看待它们。临床上常将血脂报告结合血管健康、肝功、血压、尿酸、血糖等等这些相关检查来综合评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怎样做才能最健康的改善我们的血脂代谢呢?食物中的脂类不只存在于我们通常以为的肥肉、内脏、植物油这些,所有食物都或多或少的含有脂类。所以说,再健康的食物,我们摄入过多也是不利的,单一的饮食习惯更容易导致身体代谢紊乱。我们需要多样化健康饮食,配合健康生活习惯才是降低血脂的最佳方式。
首先饮食习惯,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蛋奶豆、白肉、精瘦肉等)、多吃膳食纤维(粗粮、带有根茎的蔬菜)、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坚果、一些植物油、一些鱼肉等)这些不但补充身体所需且能帮助血脂代谢;尽量少摄入饱和脂肪(肥肉、猪油、鸡皮、动物内脏等)脂类太高,没有帮助代谢作用;拒绝反式脂肪(深加工食品)和高碳水(巧克力、糖、精致米面、鲜榨果汁等)这些不但脂类、糖分含量高而且会反向干扰血脂代谢;拒绝饮酒主要是为了保护血脂主要代谢器官—肝脏,其次饮酒也会直接干扰血脂代谢。
再说生活习惯,适量的运动对调节身体血脂代谢平衡是很有必要的。然后是控制血糖,高血糖也是影响血脂代谢有害因素,甚至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比单纯高血脂更易罹患心脑血管疾病。合理作息、避免过大的精神压力能有效控制血压,有效控制血压、戒烟能降低对血管的危害。控制体重、戒酒、不吃发霉食物、不吃垃圾食品能有效保护肝脏,让肝脏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血脂代谢的使命。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这些还是血脂代谢紊乱的话,就需要先排除其它因素导致的血脂紊乱,比如一些内分泌疾病、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等等,如果是这些疾病导致,首先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排除这些其它因素,血脂还是偏高,就需要辅以药物来帮助你调节血脂。血脂代谢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通过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降低疾病的风险。了解血脂的基本知识,关注血脂健康,就是为您的未来保驾护航。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迈出健康第一步。
上一篇:拾金不昧显医德,暖心善举传真情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