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 · 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官方网站!

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24小时咨询热线

考前助眠指南|科学调整作息,轻松迎战中高考 ——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为考生支招

时间:2025-05-23 来源:巴中市巴州区第二人民医院 浏览次数:

中高考临近,许多考生因压力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问题。优质睡眠是高效复习与考场发挥的基础,我们将结合医学与心理学建议,为考生及家长提供实用助眠策略,助力考生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一、保持作息规律,拒绝“突击补觉”

1. 稳定生物钟

考前突然改变作息(如提前2小时或熬夜学习延后2小时入睡)会打乱生物节律,反而引发失眠。建议维持原有作息时间,仅可微调(如平时睡眠不足7小时者可延长0.5-1小时)。  

关键点:固定起床与入睡时间,尤其考前一周避免熬夜或“恶补”睡眠。  

2. 午休适度

午睡以20-30分钟为宜,过长易进入深睡眠导致头晕乏力。可安排在考试对应时段(如下午1-2点),提前适应考场节奏。

二、饮食与运动:为睡眠“充电”  

1. 科学饮食原则

晚餐清淡:以易消化、高碳水食物为主(如小米粥、全麦面包),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忌提神饮品:下午3点后不喝咖啡、浓茶,睡前可饮温牛奶(含色氨酸促眠)或蜂蜜水。  

避免盲目进补:人参、鹿茸等补品可能引发亢奋,反而不利睡眠。  

2. 运动助力睡眠

白天适度活动: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可提升睡眠驱动力,但晚上8点后避免剧烈运动。  

睡前拉伸:简单瑜伽动作或肩颈放松操,缓解肌肉紧张。

三、优化睡眠环境,营造放松氛围  

1. 物理环境调整

光线:睡前1小时调暗灯光,避免手机、电脑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  

温度与声音:卧室温度控制在20-30℃,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隔绝外界干扰。  

卧具适配:选择透气亲肤的床品,住宾馆建议提前适应环境。  

2.心理环境营造  

家长配合:避免频繁询问复习进度,减少家庭矛盾噪音(如电视声、宠物叫声)。  

自我暗示:睡前听轻音乐、阅读枯燥书籍(如古文),转移注意力至平静状态。

四、快速入睡技巧:告别“数羊”焦虑

1. 呼吸放松法

4-7-8呼吸: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循环3次可降低心率,促进入眠。  

腹式呼吸:双手置于腹部,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专注呼吸节奏。  

2. 感官调节法

热水烫脚:水温稍高(皮肤可耐受),浸泡5分钟至鼻尖微汗,加速血液循环助眠(注意烫后半小时再入睡)。  

冥想引导:想象自己置身宁静场景(如湖边、森林),配合深呼吸放松神经。  

3. 肌肉渐进放松  

从脚趾到头部逐步收紧再放松肌肉群,释放身体紧绷感。

五、应对失眠:放下恐惧,顺其自然  

1. 接纳短期失眠

   考前偶发失眠是正常应激反应,即使整夜未眠,实际仍可能有片段化睡眠(脑电波监测证实)。研究表明,4-5小时睡眠即可维持次日基础认知功能,过度担忧反加重焦虑。  

2. 打破恶性循环

停止“必须睡好”的执念:将注意力从睡眠转移到复习计划或轻松活动(如整理文具)。  

“闭目养神”替代焦虑:若无法入睡,闭眼静卧亦可恢复体力,避免反复看时间。  

3.药物使用警示

非必要不服药!安眠药可能导致次日昏沉,仅长期失眠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短效药物,且考前48小时需停药。

六、家长支持:做孩子的“睡眠守护者”  

1.情绪示范

家长需先稳定自身情绪,避免传递焦虑(如频繁检查孩子是否睡着)。  

2. 后勤保障

考前饮食:避免突击进补,考试当天备香蕉、黑巧克力补充能量。  

物品准备:协助检查准考证、文具,减少考生琐事压力。  

中高考是人生的重要经历,而非终极审判。偶尔失眠不会决定成败,科学调适与平和心态才是制胜关键!若长期失眠或情绪崩溃,请及时联系巴中市精神卫生中心,专业心理援助助您重拾状态。  

(热线:5232120(24小时)、12356(06:00-24:00))

愿每位考生:夜夜好眠,心静如湖;提笔从容,金榜题名!